
[時代論壇]八位婆婆的自家巧手菜 繪出人生八味 反思生死
25/11/2023
華人長者不少回憶都是與食物相關,這觸發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推出繪本。院長何婉慧說,上一代婦女主要負責打理家頭細務,煮食為她們帶來身份認同感。另一方面,不少長者患有認知障礙症,身體機能開始退化,故平日院舍會透過五感體驗,例如食物的味道去刺激長者的味蕾,也讓她們回想昔日片段。她發現,長者在煮食中,有很多人生睿智。
在苦婆婆的故事中,年輕人或可能因討厭那種苦澀味,而抗拒吃苦瓜;何婉慧說,就正如人生在不同階段面對很多挑戰,但如婆婆所言,苦可調味,困難可被轉化。閱讀全文

「生死前的八種味道」繪本共讀派對
24/11/2023
透過多元藝術體驗 貼心體會與味道的親密接觸
《生死前的八種味道》起初是擴展長輩家常菜豐富味蕾的特製讀物,但漸漸在探索家常菜的味道過程中,發現她們的生命多樣性的感悟,才是人生至臻至善的歷程。
這個共讀派對將從《生死前的八種味道》的起初懸念、採訪到成書出版說起,歷經其他晚期長者生命的最後絮語和惦記,間或穿插個人對生命和失去的觀察和頓悟,並帶領參加者一同尋回味道的記號。
這是一個步行者踏上感知、感悟的分享,或近或遠,或高或低帶著謙卑和溫柔的愛,重新檢視自己和自我、家人,甚至世界之間的距離和關係。
讓我們在歲末年終反思當下,期待遇見未來的自己,由表達藝術治療師帶領大家來一場共讀對話,一同言說自身的故事,交織成一幅至善至美的圖畫。--------------------------------------------------------------------------------
導師︰何婉慧(Vennus)
《生死前的八種味道》繪本策劃人、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註冊社工
從愛繪畫、看畫,變成帶我們走入以多元藝術形式淺嚐味道,感悟生命的人。--------------------------------------------------------------------------------
繪本簡介︰透過訪問廣蔭家的年長婦女,選出她們生命中最具象徵意義的菜式,以其食譜及菜式背後的故事,表達出她們深刻和豐富的人生閱歷。她們分別以各種味道為自己的人生點題,道出人生的態度,對死亡的看法。--------------------------------------------------------------------------------
日期:2023年12月16日(六)時間︰3:00pm-4:30pm地點: 德慧文化荃灣書店暨Life Reading繪本館(荃灣南豐中心1908室)費用︰$60 參加者可以優惠價$190(原價$248)訂購《生死前的八種味道》書籍一本 (名額有限,及早報名)
報名連結
截止報名日期: 2023年12月13日 查詢︰3707 2787 林小姐

[基督教週報]拓展臨終關懷新時代視野 各地商討提升靈性健康的策略和經驗
22/11/2023
今年,第十五屆亞太臨終關懷會議(Asia Pacific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Conference)在韓國首爾盛大舉行,來自27個地區,大約1280位致力於晚期照顧的醫生、護士、社工、心理學家、教授等參與,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亦被邀請分享透過「靈安護理」(Namaste Care)照顧末期癌症長者的臨床經驗。
今年大會主題是「拓展臨終關懷新時代視野」(Expanding Horizons of Palliative Care in the New Era),除了從醫學研究、照護系統、輔導治療、前線人員培訓等各方面探討外,更有不少講座談及「靈性關顧」的重要性。
在 Loma Linda University任教,並曾出版書籍”What Do I Say: Talking With Patients About Spirituality”的Elizabeth Johnston Taylor教授,在會議中提及在德爾菲法專家小組評論中,指出靈性對71%-99%的重症病人是重要的,並50%-96%的重症病人想要得到靈性關顧,但49%-91%病人卻得到不靈性關顧。
在會議中,多位講者提及晚期病患者的靈性關注包括︰被遺棄、無望、信仰系統被挑戰、復和、死後的恐懼……Elizabeth Johnston Taylor教授鼓勵前線同工可以從個人內在、與他人關係和超越個人方面去為晚期病患者創造意義,介入的方面可以如下︰
個人內在層面︰生命回顧、表達藝術、靜觀
與他人關係︰原諒療法、利他主義
超越個人層面︰宗教活動、祈禱、感恩
至於來自台灣的臨床心理師林欣儀則帶出晚期照顧有五個面向︰全人、全個家庭、全個過程、全個團隊、全個社區,而我們可以從五個靈性關顧的需要作出評估,包括︰生命的意義、愛和被愛、原諒和被原諒、與最高者關係、盼望,又可以從三個階段去介入和幫助,包括︰第一階段、發現;第二階段、深入探索;第三階段、尋找答案。
而在2022年的論文Spirituality in Serious Illness and Health中提及在靈性健康方面,跨專業團隊的需要,尤其結合以病人為中心和實證研究,專門於靈性關顧的牧者尤其重要。
這次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的靈安團隊來到會議中,透過與各地學者、醫護人員、前線人員的交流,更加肯定現時「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服務的重要性。在我們發表的報告中,就長者、照顧者和靈安照護師進行調查,無論從量性和質性研究中,都發現「靈安護理」(Namaste CareTM)提升了他們的內在靈性、盼望、同理心、感恩的心,並減少遺憾等。
當關注晚期病患者的靈性健康已經是全球趨勢,在不少發表中亦提出要注重晚期照顧團隊的身心狀態,願大家能夠關心和支持晚期靈性照顧的相關課題,讓有心人繼續有愛心、智慧、魄力陪伴晚期病患者走在充滿恩典的人生路。

「尋回味道的記號」慈善限定禮盒
31/10/2023
獨創甜酸苦辣鹹腥沖澀八種破格口味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繼出版《生死前的八種味道》繪本後,特別與曲奇四重奏合作推出「尋回味道的記號」慈善限定禮盒,真實呈現甜、酸、苦、辣、鹹、腥、沖、澀八種味道,縱然人生遇上很多困難,藉著淺嚐生命中的福氣,總會跨越難關。我們特別預備多一枝朱古力筆,讓你在這一年畫下感恩的記號。
以味蕾勾起動人回憶 烙印愛的記號 道出愛的祝福食物,永遠是同行陪伴和愛的記號。趁著聖誕佳節,送上「尋回味道的記號」慈善限量禮盒 / 套裝給摯愛親友,表達在這年間相伴同行的感謝,為對方送上溫暖的祝福。
The LasTaste圖解生命計劃這次禮盒收益用作支持「The LasTaste圖解生命計劃」,自推出《生死前的八種味道》繪本後,我們與不同機構合作,舉行了多次生死教育的培訓,又有教會使用繪本開小組傳福音,「圖解生命計劃」正是按不同年齡、背景人士的需要,如青少年、晚期人士、照顧者、長者……透過繪本舉行不同形式的活動,讓他們解說對自身的生命價值和意義,為自己、別人和這世代留下更多真、善、美的種子。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言11章25節✨
請支持我們的工作,預訂「尋回味道的記號」慈善限定禮盒 /套裝。
「尋回味道的記號」慈善限定禮盒價錢︰$288
(買滿5盒或以上,可以每盒$260購買)
✨✨✨✨✨✨✨✨✨✨✨✨✨✨✨✨「尋回味道的記號」慈善限定套裝《生死前的八種味道》繪本 x「尋回味道的記號」禮盒 價錢︰$520
立即訂購
限量發售,欲購從速!
11月25日後可取貨(取貨方法可詳閱訂購表格)
查詢︰3707 2787(林小姐)
曲奇四重奏網頁︰https://cookies-quartet.com/
---------------------------------------------------
《生死前的八種味道》繪本
#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網購LINK
----------------------------------------------------

尋回味道的記號 親子煮食工作坊
26/10/2023
你有多久沒有和爸媽一起下廚?
一次獨特的煮食體驗,一同合力烹調、分享、道謝,烙下美好的時間記號。
星級導師謝寧示範︰藥膳粉蒸滑雞,同場更分享照顧父母的動人故事。
日期︰2023年11月25日(六)
時間︰下午2時至5時
對象︰6-100歲家庭(每個家庭最多3人)
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地點︰煤氣烹飪中心 (香港銅鑼灣利舞臺9樓)
費用︰$480 (收益用作支持「The LasTaste圖解生命計劃」)
報名截止日期︰2023年11月18日 報名連結

靈安晚期照顧義工培訓 證書課程(第二屆)
18/09/2023
在人生最後一段路上,需要支持、陪伴、安慰……如你帶著愛心和盼望接受裝備,成為晚期長輩的知心友伴,將會帶給無數家庭靈裡的平安。在課程中,透過講解、實習、反思,幫助義工能夠陪伴晚期長者,有尊嚴和平安地「圓滿」他/她的最後一里路。日期: 2023年11月11及25日、12月9及23日
2024年1月6及20日、2月3及17日、3月2、16及30日,4月13及27日、5月11日(退修日營)
時間: 下午二至五時地點: 九龍觀塘功樂道88號形式: 46小時培訓 (21小時課堂及18小時實務體驗及7小時日營)對象: 有心志參與長者晚期關懷講員: 院牧﹑社工及護士費用︰$1000元
報名連結
截止報名日期:2023年10月21日備註:學員必須完成課程要求才可以領取出席證書 (出席率達80%或以上)查詢:致電3707 2784,與李姑娘 聯絡。
主辦單位﹕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

[末期癌症的徵狀與治療講座]
18/09/2023
當摯親患上末期癌症,身體極速惡化,作為照顧者怎樣可以作出全方位的照護?本中心邀請到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戴燕萍醫生,從末期癌症的徵狀與治療出發,讓照顧者可以按摯親狀況作出適切的照護。戴醫生又分享如何與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緊密合作,讓病人在身心靈方面得到全面的護理。
講員︰戴燕萍醫生
·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 英國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放射科)
日期︰2023年12月2日(六)
時間︰下午2:00-4:00
地點︰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
九龍觀塘功樂道88號
對象︰專業同工
對此題目已有相關認識的人士報名連結
查詢︰3707 2787(林姑娘)
主辦︰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 (綜合安老服務) 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

[VIUTV 智富通︰BIZ勝之道]分享以人為本一站式服務
12/09/2023
在VIUTV 《智富通︰BIZ勝之道》提出香港護老行業人手短缺,即使如此,我們仍然銳意提供以人為本的服務。
「對人的服務一定要『以人為本』,而我們會先視員工為一個『人』。今年我們增設靈安照護師職位。在香港,護理員被視為厭惡性行業,只是為長者換片、洗澡及餵食,但其實護理員是長者晚年的重要支柱,當長者跌倒或身體衰弱時,往往是護理員第一時間發現,我們將護理員的職銜改為『靈安照護師』,整理整個人力資源架構。希望他們可以被肯定,發揮能力,提升工作滿足感和歸屬感 。」
在節目中,會提及我們的服務理念及未來方向,可觀看以下影片了解更多。
足本訪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8y3XSuZgRA

[資本雜誌]提升服務層次 讓長者活得尊榮
12/09/2023
企業要改革,通常都是難關重重,更何況是一間已成立120年的長者頤養院?位於觀塘的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下稱:廣蔭),在何婉慧院長與管理團隊的悉心籌劃下,突破了安老院既有的框框,逐步轉型成為長者一站式綜合性服務中心,包括24小時護理照顧服務、復康服務、心理輔導、社交及靈性支援服務,並設有專為患有認知障礙症長者的照顧服務、為體弱長者的靈養關懷照顧服務,以及短期住宿和日間暫託服務,務求讓長者的身心社靈各方面的需要都得到合適的關顧,更重要是,讓長者活得尊榮,家人無憾,將是廣蔭持續所走的路。
要達至「以人為本」的目標,便必須拆毀舊文化與舊思維,尤其在安老服務上,當用者愈來愈多,服務更要與時並進。何院長在9年前來到廣蔭,看到不論在軟件及硬件的配套上,都未能應付到長者的急速改變,她感恩能有機會重新為廣蔭作出規劃,例如房間的考量、功能、室內設計、服務模式、人才的安排,由內至外的設計,都可以從新改造。
打破行內舊有觀念
不少安老院為了預防長者跌倒,及避免出現跌死的情況,都會以綑綁形式安頓長者在固定位置,9年前的廣蔭亦有差不多60%的長者需要受到約束,何院長與護理團隊便著力改變同工的思維,讓他們明白,綑綁只會更容易令長者跌倒。做法是每月審議每位長者的情況,是否需要繼續受到綑綁。用了兩年時間,從60%減至10%,直至今天是0%。
管理團隊亦著力改革人力資源架構,在2021年展開「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目前在廣蔭有接近60%的長者,都需要晚期照顧,包括認知障礙症中後期及有末期癌症的長者,死亡率是非常高,所以同事都要很有愛心及耐心,才能應付。「我們極希望長者在廣蔭時,是在地如在天,在回天家前,可以好好享受人生,長者要被尊榮。持守著這核心,廣蔭的靈安團隊加增了靈安照護師一職。由於廣蔭是自負盈虧的機構,更要致力在人力架構上提升,將護理員的職位改稱為靈安照護師,希望令同事認同工作是一份使命。另一方面,又為這崗位開設兼職,可以工作6或8小時,以多元模式吸引人手,對廣蔭來說,是非常突破。」
何院長本身是表達藝術治療師,因此她深信表達藝術可以有效讓長者尋回失去的人生意義。在廣蔭,一直推行藝靈融合,即藝術與靈養文化的結合。「人會隨著生命而出現不少『失去』,廣蔭希望藉著藝術,讓長者能從『失去』中,尋回得著,人生不是孤單,而是有盼望。在藝術的創作過程中,讓他們回顧人生的歷程,確認對家庭及自己的建樹,也讓親人更了解長者本身的過去,有著值得尊榮的人生。」
在這9年間,她與團隊建立了數個品牌,包括「一屋正菜」、「仨藝行」、「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The LasTaste」。她期望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揮及活化,因為整個靈養的文化及所輸出的概念,都是表達著廣蔭的核心。或許未來會開展靈安照護學院,將生死教育、靈安護理、藝靈療癒等課題,加上廣蔭的實際經驗,與大眾分享,建立有系統的課程,將靈養文化發揚光大,榮耀神!

一屋正菜︰從死亡到盼望─靈性藝術照護模式 分享會
08/09/2023
當一個人尋求人生過程,在最後的一里路上,何曾想過他們需要什麼,又可以怎樣照亮世界?
在廣蔭家成立120年之際,一屋正菜、ArTeTRIO誕生,而近年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的工作,令我們更深體會「 靈性藝術照護模式」的重要性。
要在步向死亡的路程上,點燃和擁抱盼望,需要梳理自己的生命,當天表達藝術治療師Vennus帶出在 靈安護理( Namaste Care) 結合靈性藝術的模式下,人怎樣更深認識自己和長者邁向死亡的靈安晚期需要,以减低長者對死亡的恐懼,找回安穩和愛。而一屋正菜項目經理Lisa指出在過去一年,在一屋正菜的項目中,長輩與外間連結,為雙方都帶來生機和盼望。而大自然藝術家Dexter細訴與長輩創作藝術品的點滴,更見證長輩並非外界眼中只有退步,而是能夠進步和令人喜出望外。
在分享會完結前,Vennus給參加者預備了一小片薑,讓他們從五感去體會薑的特別之處,再用手輕輕一捏,體會到不論是薑或人,經歷時間的歷煉,都可以「越老越辣」,超越生命脆弱。
感謝不少業內人士,包括社工、輔導員、藝術家、表達藝術治療師、護士、老師、大學生等一起參與,期許靈性藝術照護模式能夠廣泛地應用實踐,讓每個人都可以發揮其潛能和特質,靈性素養被提昇。
未來我們繼續會舉辦相關主題的講座,鼓勵你定期瀏覽網頁了解最新消息。如果你想與我們合作,也歡迎致電2343 1331與林小姐聯絡。

一屋正菜慶典
07/08/2023
今年,我們迎來一個特別溫暖的夏天。
感謝 滙豐香港社區夥伴計劃2022 的支持,並兩位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亞太區企業可持續發展高級經理的參與,連結一屋正菜大使 黃劍文先生 ,Cityfarm都市農莊 、大自然藝術家Dexter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同學、青年學院國際課程,並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一眾教牧長執,與我們的長輩、家屬……一齊同賀一屋正菜過去一年的成果。
我們特別安排一眾嘉賓即場為一幅由我們一眾長輩聯同「一屋正菜」藝術家、義工團隊共同創作的藝術畫作《蒲公英的旅程》進行點綴,希望大家都會像蒲公英的種籽,將今天所經歷的理念與實踐散播到每個角落,以致我們每一代生生不息。
除了剛才提及的合作夥伴,還感謝過去一年 蔡功譜中學、聖公會基孝中學、保良局朱敬文中學、明愛專上學院、香港大學、草原農場、Arts Connect、Healing Arts、Breakthrough Art Studio 香港心理衛生會 的合作和支持。
了解更多 : 一屋正菜Green in One

一屋正菜自然藝術工作坊
26/07/2023
為進一步將「一屋正菜」的理念推廣至公眾層面,廣蔭頤養院將聯乘多位綠靈藝術家舉辦一系列的自然藝術工作坊,讓大眾利用「廣蔭愛心小菜園」內的植物、天然物料、廚餘轉化為素材,創作出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並在製作過程以感官覺察,促進與身心靈連結,反思生命的意義。而工作坊的收益將繼續投放於「一屋正菜」,以永續的營運模式,助更多長者活出精彩的晚年生活。
日期
2023年8月4至6日
地點:
觀塘海濱公園發現號藝廊(觀塘海濱道90號)
費用︰
每位50元 (5至10歲參加者可由一位家長免費陪同出席)
對象︰
親子/照顧者/長者/特殊需要人士
預約表格:
https://forms.gle/o53rf2m7S1UUBgtz6
查詢熱線︰
2343 1331(內線89) 李穎詩姑娘

榮獲「年度最卓越綜合安老服務大獎」
01/07/2023
感謝有商會成員提名我們角逐由 Business Innovator舉辦的「2023年度卓越創新企業大獎 」,並榮獲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陳浩濂副局長頒發的「年度最卓越綜合安老服務大獎」 。
我們已經成立了超過120年,對於一個具悠舊歷史的服務能夠在這段時間獲得這個最卓越綜合安老服務,可說是一個里程碑。大家都知道現在安老服務的需要很大,要提供卓越的安老服務,必須與時並進,富有創意,並且滿足到每位長輩的個別需要。
能夠為長輩提供靈安晚期照顧服務,是我們重要的工作,我們會繼續實踐靈安護理的理念,尊榮長輩的生命,支持長輩與至親經歷信、望、愛。
我們期望將靈安護理(Namaste Care)(香港版)的經驗與安老業界交流和分享,讓本地長者得到更優質、貼心和以人為本的服務。

一屋正菜參與「南豐紗廠」《織刻生活祭》
23/06/2023
6月份,一年走了一半,
在匆匆忙忙的節奏中,
是時候與愛的人留下美好記憶的烙印。
一屋正菜的團隊走進南豐紗廠的織刻生活祭,
帶來長輩種植的蔬菜、植物拓染布、種子再造紙、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還有在如此寵物友善場地,
團隊會帶同他們的愛犬到場打氣,
如果想來支持長輩的作品,
留下美好又有溫度的記憶,
記得預留以下時間。
如帶同寵物來打卡及 hashtag 我們的專頁,會得到精美禮物一份。
一屋正菜 x 南豐紗廠 織刻生活祭
日期︰2023年6月24至25日
時間︰中午12時至下午6時
地點︰南豐紗廠1樓

中醫防治痛症的自我保養講座
16/06/2023
在晚期路上,作為照顧者面對隨時分離的哀傷,身心傷痛,影響情緒及睡眠,我們特別邀請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臨床助理教授張振海中醫師,提供自我保養方法,阻截惡性循環,減低痛楚程度。
內容︰
1.針對痛症的基礎理論
2.從病機上剖析痛症合適的自我保養方法
講員︰張振海中醫師
任職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臨床助理教授,疫情期間,作為浸會大學中醫抗疫醫療隊副隊長,擅長以推拿減輕確診長輩的痛楚。
日期︰2023年9月18日(一)
時間︰上午10:30-12:30
地點︰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
九龍觀塘功樂道88號
對象︰專業同工 或
晚期病患者之照顧者
查詢︰2343 1331(林姑娘)
主辦︰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 (綜合安老服務) 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按此報名

《生死前的八種味道》新書發佈會及展覽
16/05/2023
藉長輩真實故事和菜譜
表達對母親的愛與尊重 開展生命教育計劃
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出版,德慧文化圖書有限公司編製的《生死前的八種味道》繪本,從500位長輩的故事中,抽取其人生故事及智慧,透過秘傳菜譜及回憶的味道,傳承婦女的傳統智慧、手藝及美德,繼而鞏固她們的尊嚴及社會地位,同時藉此鼓勵大眾能重新反思與家人關係及生命的意義。
《生死前的八種味道》(The LasTaste)繪本於5月12日假德慧文化荃灣書店暨LIFE READING繪本館舉辦新書發佈會暨展覽,由香港電台第二台《晨光第一線》主持林泳怡Vicky擔任司儀,並邀得親子界KOL兼演藝人超級奶爸何基佑出席,他分享繪本中「腥婆婆」的故事,讓孩子懂得不要局限於他人的標籤,而是要認識自己的價值。他認為以藝術的方式切入去教導,孩子比較容易吸收,而繪本是文學結合圖畫的藝術,小朋友養成閱讀的習慣,就是在父母的懷抱中一起共讀繪本,讓他們更具體地又容易明白生死。
繪本作者鄭廸琪則分享繪本背後的故事,感謝廣蔭頤養院邀約採訪長輩們。繪本其中一道菜式「欖角蒸排骨」隱含了「鹹婆婆」對媽媽的思念,因著疫情,「鹹婆婆」未能回鄉探望媽媽和取得媽媽秘製的欖角,也要面對媽媽的死別,她期望繪本讓讀者回想與家人的關係,勾起人生的味道。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何婉慧院長則分享繪本創作的源起和未來計劃。她指出在接觸眾多長輩的經驗中,了解到煮食包含長輩與家人的關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每一道精心炮製的菜餚,每一次與親朋好友相聚,好比「讓「親密」成為食物放在桌子上,同時在場的共同記憶。」她期望透過《生死前的八種味道》讓讀者能明白長者的人生智慧,成為我們人生的智庫。
隨著《生死前的八種味道》繪本正式發佈,The LasTaste圖解生命計劃隨即啟動。我們相信生命沿路風景美麗,繪本故事中有歡笑,有垂淚,有堅持生存亦有面向終結,藉著以「圖」解說人生旅「途」的風光,重新詮釋自己的生命價值和意義,在生命的歷程中尋求和自己、別人的和「解」之路,為這世代留下更多真、善、美的種子。
-
此計劃會按對象的年齡、背景和需要定立不同主題的活動,如「親子共讀繪本」、「致青春︰與青少年談愛‧談生死」、「生死前的品味廚房」、「與長輩談生死」等。當日參加者包括︰幼稚園校長、牧師、青少年機構代表、老師、長者中心社工等,其中觀塘浸信會幼稚園洪慧儀校長指出繪本可以讓小朋友得到認同、淨化,讓小朋友有自動復原的能力。香港青少年服務處副總幹事林明慧則認為青少年比較難於表露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繪本是很好和安全的工具切入,讓青少年容易分享。
《生死前的八種味道》繪本展覽於德慧文化荃灣書店暨LIFE READING繪本館展出至5月31日,鼓勵大家到來欣賞,並在互動區留言。
如欲購買《生死前的八種味道》繪本,可登入︰
網購連結
如欲了解The LasTaste圖解生命計劃,請致電9190 5309(林小姐)。

一屋正菜 長輩藝術品 於K11 Art Mall展示
15/05/2023
或許有人會問,長者藝術作品好好收藏,或者展岀就可以了,為什麼會售賣呢?
在長輩創作藝術作品的過程中,不少人都說自己不懂藝術,作品不美,失禮人,甚至覺得自己沒用,沒價值。
縱然我們多番欣賞、讚美,但也不及他們知道自己的藝術品得到青睞。「真的有人買嗎?是誰是誰?」他們眼睛會閃閃發光,掩不住真摯的笑容。
人生隨閱歷會展現不同的色彩、線條、視覺,是一班長輩才獨有的,這亦顯得這些作品如此獨特。謝謝一班有心人來支持和購買長輩的作品,願這些作品提醒大家,無論任何年齡都可以展現創意、豐盛和美好。

晚期營養照顧的加減法則講座
04/05/2023
晚期病患長者會因身體不適或情緒困擾而食慾不振,資深營養師提供營養照顧的加減法則,提升他們進食意慾,藉此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
內容︰
晚期病患的身體與飲食的困擾
加增營養的法則
減除困擾的法則
好好預備。最後的盛宴
講者︰郭美寶 (註冊營養師) 畢業於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及澳洲弗林德斯大學,獲頒人類營養學和營養及飲食治療碩士,英國註冊營養師,曾於英國執業5年,擁有逾10年臨床腫瘤科經驗,舉辦多次公開講座,並編輯以營養為題的書籍,包括《煮出幸福的味道》,現為醫院管理局伊利沙伯醫院註冊營養師。
日期︰2023年6月17日(六)
時間︰下午2:30-4:30
地點︰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
九龍觀塘功樂道88號
對象︰專業同工
(包括護士、職業治療師、社工、 言語治療師等)
末期病患者之照顧者
對紓緩治療照顧有興趣人士
查詢︰2343 1331(林姑娘)按此報名

一屋正菜參與K11 Art Mall 惜簡生活市集
04/05/2023
很多人都說喜歡長輩製作的藝術作品,現在有機會近距離欣賞和購買了!我們將於5月13至14日,參與 #K11 Art Mall 的 #惜簡生活市集,展出和銷售長輩在「一屋正菜」「綠靈自然藝術工作坊」精心製作、獨一無二,以環保素材升級再造的藝術品。
日期︰5月13至14日
時間︰12:00-21:00
地點︰K11 Art Mall 1/F (尖沙咀河內道18號)

廣蔭120周年呈獻 繪本《生死前的八種味道》
24/03/2023
俗語說「人生八味」,八種代表人生的味道分別為:酸、甜、苦、辣、鹹、澀、腥、沖,每種味道、每道菜也是每個人旅途中所經歷的過程、感受。嚐盡了人生八味,離別前,人生總有一種「味道」最爲難忘。繪本《生死前的八種味道》透過訪問本院的年長婦女,選出她們生命中最具象徵意義的菜式,以其食譜及菜式背後的故事,表達出她們深刻和豐富的人生閱歷。她們分別以各種味道為自己的人生點題,也在菜式食譜中展示婦女歲月習來的煮食功架。這繪本由長輩們以她們的親身經歷,道出人生的態度,對死亡的看法,盼望賦予讀者一個空間,更深思索自己對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帶著謙卑和溫柔的愛,或近或遠的重新檢視自己和自我、家人,甚至世界之間的距離和關係。
試讀版
如欲購買繪本並了解詳情,可致電9190 5309 / 2343 1331(林小姐)
為慶祝母親節,我們特別製作「 愛的味道 限定禮盒」,以繪本加上鮮花表達對母親的愛意,分別有「愛的承傳花籃」和「愛的禮讚花束」可供選擇。每個花籃或花束含有荷蘭珍珠康乃馨,每朵經人手珍珠加冕,配上翠珠、白水晶、小蘇菊等花材,突顯媽媽與眾不同,無與倫比的美麗。

晚期照顧 平安四寶講座
17/01/2023
當移民潮湧現,香港出現更多雙老和獨居長者。為幫助長者定立有保障的晚期生活,特別邀請資深律師主講,提供相關資訊及介紹法律文件,以應對福利、財務、醫療等問題,及早定立最適切的照顧計劃。
講者︰趙宗義律師
從事執業事務律師41 年,曾任司法機關暫委裁判官,自2003年就任監護委員會主席至今共18年,主要處理精神行為能力缺損人士的促進福利及保護等相關的審裁工作,曾審理7千多宗監護個案及出版兩本著作。
日期︰2023年3月25日(六)
時間︰下午2:30-4:30
地點︰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
九龍觀塘功樂道88號
對象︰照顧者、退休人士及有興趣人士*費用全免*
查詢︰2343 1331(袁姑娘)
主辦︰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 (綜合安老服務) 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按此報名

最後的禮物 與晚期長者和照顧者同行 網上講座
30/12/2022
內容︰
照顧晚期長者實務技巧
怎樣與長者商談晚期照顧的安排?
靈安護理(Namaste Care )如何為長者提供優質照護?
在晚期照顧路上有什麼社區資源?
日期︰2023年1月16日(星期一)
時間︰下午1時至2時30分
講員︰張翠珊姑娘 紓緩治療科專科護士
歐健怡姑娘 臨床腫瘤科專科護士
袁巧兒姑娘 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經理
對象︰晚期病患照顧者、有興趣人士
查詢︰ 2343 1331 (袁姑娘)
網上登記

120周年慶典 太陽花畫作象徵醫治和盼望
23/12/2022
向日葵的花語是︰熱情開朗、追求幸福沉默忠誠的愛,而12朵向日葵的花語提醒我們要執著和熱愛生活。當你第一眼看這幅畫作時,可能你會覺得怎麼有兩朵花垂下頭來,但若然你嘗試從不同角度,或俯視、或鳥瞰,會看到向日葵正向著觀者盛放,這豈不是我們遇上人生不同風景時,可以透過不同視野面對?
今年第5波疫情後,打第一個颱風之前,我們在 #一屋正菜 的果藝園中發現有好幾枝盛開的向日葵,好似向我們微笑和招手。向日葵告訴我們:「外面縱然雷電交加,面對一些人生的風浪,可能心情有點驚慌、鬱悶,甚至覺得自己解決不了。但無論環境怎樣改變,深信上主也與我們同在,我們可以常存喜樂。」
因著這份信心,即使經歷風吹雨打,仍然堅持初衷,秉承對生命的尊重,希望為長者帶來醫治和盼望。

第51期一趟愛的旅程 I 起行
14/12/2022
//近幾年常聽到:「我們失去的太多」。我也在這數年間開始集中了解有關失去的課題。那天清晨,忽發生出這念頭:不如請我們的團隊、友好、長輩們思想一下這題目:究竟「失去是什麼?」;「失去是一種什麼的操練…?」有閱人無數十分識做的前輩說「有失必有得」;有芳齡近九十歲的長輩感歎著「我這年紀不敢再回想以前的失去」……
腦海仍糾纏各種問題,又為免自己妄下定論,於是便急找文字功力深厚經歷豐富的編輯與我一起腦震盪,拋出多個我們想尋索、想觸摸、想感受、想釋放的內容。
難以抉擇的內容,只有一個方向:「如何透過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經歷再重新直面失去?」就是這樣,今次在2022年結束前出版的《一趟愛的旅程》就成就了這份寶貴禮物。
超感謝團隊上下的用心,過程中來來回回的反思調整,安靜下來聆聽靈裡微小的聲音,讓我們用不曾看見的視角,釋放失去的感受,是我們重新看見失去,經歷生命,被愛擁抱的旅程。
我好喜歡好喜歡這份禮物,無論今天你處身在寒冷的冬天,還是炎熱的夏天,也盼每一個喜愛閱讀的你一起思考和感受失去給你的東西。或許讀到最後,你也會跟我們說「我們感恩的太多,失去的太少」// (Ven)
閱讀電子版
訂購紙本版: 電郵至 kylam@hkcccu.kych.org.hk查詢

2022聖誕感恩崇拜暨120周年慶典啟動禮
13/12/2022
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情,與您分享今天是廣蔭家的聖誕感恩崇拜暨120周年慶典啟動禮,感謝各長輩、牧長、家屬、友好的支持,使廣蔭120年間能陪伴許多長輩在主的庇蔭下渡過璀璨、承載和延展的生命。
在啟動禮,我們頒發了120周年標誌設計比賽的獎項,從中亦讓年青一代以新角度正視「年老」和面對「死亡」。
今年我們以「新的異象 新的方向」為感恩崇拜的主題,展望未來我們會跟隨上主擴張廣蔭家的境界,全方位服侍長輩的身心靈需要,願你可以繼續為我們守望、禱告,讓上主的愛充滿這個家。

一屋正菜榮獲「傑出氣候倡導大獎」
28/11/2022
感謝 滙豐香港社區夥伴計劃2022 頒發 傑出氣候倡導大獎 予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 一屋正菜 這計劃,在此要多謝一班參與計劃的長輩、開荒期間為我們設立菜園的義工、合作導師、陪伴長輩種植和製作綠色藝術品的義工。
我們會繼續努力,透過一屋正菜提高長者的知識技能,提升自信與成就感,又透過種植、升級再造等經歷,賦予舊物新的價值。無論是長者、或是義工,大家都可以在這些活動中進一步反思生命承傳和轉化的新體驗,通過社區合作的方式,攜手推動綠色健康的生活模式,以可持續綠色發展的營運概念,推動環境保育。
我們相信︰
「一屋」──代表聚集社區不同社羣所造就的「家」。「正菜」──代表人到白髮之時,仍能活得有尊嚴、有選擇。
你願意支持我們,推廣這份信念嗎?

ARTeTRIO仨藝行工作室成立
22/08/2022
*ArTeTRIO 仨藝行*
Arts for Elderly in Trio
每個人都被賦予內在的創作力,
並潛藏三重山毅精神:
堅毅、忍耐、包容。
ArTeTRIO匯聚廣蔭家長輩的藝術作品,透過他們豐富生命力的作品說話,打破年歲藩籬,跨越三重界限:地域、時間、語言,藉著藝術作品展現出長輩三種特質:創作力、智慧、柔靭力,以藝術展示真善美,煥發蛻變的力量。
我們特別開設 ArTeTRIO的Instagram,
Follow us on IG: https://bit.ly/3bvogsO

《樂融畫展2》匯聚長者藝術家精彩作品
22/08/2022
《樂融畫展2》由 藝術家搖籃 主辦,聯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 及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共同協辦的 跨代藝術展覽,期望透過展示的藝術作品建立長者與年輕人平等、雙向的跨年代對話平台。院長何婉慧分享︰「《樂融畫展》是一個跨年齡、跨界限的平台,讓年輕人與長者連結起來,同時也使年輕人學習長者的智慧和意志力,故決定參加畫展。她不諱言,很多人認為長者『年紀大,機器壞』,很多事情都無法做到,看似是沒希望的一羣;但從藝術作品中看出,長者可突破年齡界限,在限制中展現更多可能性,甚至比一般人更有堅毅精神。」
我們的長者藝術家們是次展出了三個系列的作品,由一衆年屆八十至一百歲的藝術家透過 繪畫、陶藝、編織 裝置等作品向社會呈現長輩的睿智與創作力。透過展品,觸碰、感受長輩揭開新一頁的「旅途」。

參與第七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
22/08/2022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再度參加第七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此高峰會近100個展位,有世界各地的智齡產品和服務推介,而本院亦被邀請參展,分享服務的核心價值和最新發展。
何婉慧院長更獲邀分享以表達藝術治療為基礎的 “藝力重生” 計劃,連繫藝術家、跨專業照顧團隊及長者,以藝術重燃長者的活力和創意。
面對著兩年的疫情,廣蔭頤養院發現不少長者出現負面情緒、智能的下降等,而另一邊廂,藝術家亦都失業,那如何在看得見的困難裡頭尋找一個出口?在服務裡如何發揮本身的內在資源,結連藝術家、長者及不同團體,燃亮彼此生命?
於是,他們參考了不同國家已經有很多年以藝術為處方的模式,放在藝術發展服務中。透過跨專業團隊,包括職業治療師、社工,甚至老人科 / 老人精神科醫生,檢視長者患有疾病(特別針對患有抑鬱症、認知障礙症及晚期病患)、用藥情況、能力、興趣、專長等作出需要評估,然後按他們的需要訂下「藝術處方」,代替用藥去處理他們一般面對的情緒、痛症、失眠的狀態,安排長者每星期有一至兩次參與能夠發揮他們潛能和興趣的藝術創作活動,邀請駐場藝術家為他們舉行個別 / 小組工作坊,甚至共同參與社區藝術項目。
藝術創作活動大致分為5大類,包括:花藝、陶藝、音樂、編織和舞動。每個藝術創作的活動會按不同長者的能力和需要,面對環境、創作步驟和人力支援作出調節,期望長者能夠透過藝術創作,更多認識當下的自己,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將固有對自己的看法重新審視,重拾自信心,更新心靈,重新建立自我形象。對於藝術家,特別是年青新生代,我們期望他們能夠在疫情下,藉著與我們合作,裝備成為長者的藝術教育工作者,重新拓展藝術意義和價值,提升藝術應用知識和技巧,進入長者服務市場。所以,「藝力重生」不受疫情、時間、空間和地域限制,讓長者與年青藝術家重新結連,燃亮彼此生命,甚至加強社區對長者身心靈健康的關注。
廣蔭頤養院在未來希望可以持續培養更多年青藝術家成為長者藝術教育工作者,讓跨專業界別有更多協作和交流,透過多元藝術編織美麗的圖畫,透視長者生命的真、善、美,祝福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