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首頁 arrow-path 最新消息 arrow-path 最新動態 arrow-path [資本雜誌]提升服務層次 讓長者活得尊榮 arrow-back返回
[資本雜誌]提升服務層次 讓長者活得尊榮
12/09/2023
Capital promotion

企業要改革,通常都是難關重重,更何況是一間已成立120年的長者頤養院?位於觀塘的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下稱:廣蔭),在何婉慧院長與管理團隊的悉心籌劃下,突破了安老院既有的框框,逐步轉型成為長者一站式綜合性服務中心,包括24小時護理照顧服務、復康服務、心理輔導、社交及靈性支援服務,並設有專為患有認知障礙症長者的照顧服務、為體弱長者的靈養關懷照顧服務,以及短期住宿和日間暫託服務,務求讓長者的身心社靈各方面的需要都得到合適的關顧,更重要是,讓長者活得尊榮,家人無憾,將是廣蔭持續所走的路。

 

要達至「以人為本」的目標,便必須拆毀舊文化與舊思維,尤其在安老服務上,當用者愈來愈多,服務更要與時並進。何院長在9年前來到廣蔭,看到不論在軟件及硬件的配套上,都未能應付到長者的急速改變,她感恩能有機會重新為廣蔭作出規劃,例如房間的考量、功能、室內設計、服務模式、人才的安排,由內至外的設計,都可以從新改造。

 

打破行內舊有觀念

不少安老院為了預防長者跌倒,及避免出現跌死的情況,都會以綑綁形式安頓長者在固定位置,9年前的廣蔭亦有差不多60%的長者需要受到約束,何院長與護理團隊便著力改變同工的思維,讓他們明白,綑綁只會更容易令長者跌倒。做法是每月審議每位長者的情況,是否需要繼續受到綑綁。用了兩年時間,從60%減至10%,直至今天是0%。

 

管理團隊亦著力改革人力資源架構,在2021年展開「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目前在廣蔭有接近60%的長者,都需要晚期照顧,包括認知障礙症中後期及有末期癌症的長者,死亡率是非常高,所以同事都要很有愛心及耐心,才能應付。「我們極希望長者在廣蔭時,是在地如在天,在回天家前,可以好好享受人生,長者要被尊榮。持守著這核心,廣蔭的靈安團隊加增了靈安照護師一職。由於廣蔭是自負盈虧的機構,更要致力在人力架構上提升,將護理員的職位改稱為靈安照護師,希望令同事認同工作是一份使命。另一方面,又為這崗位開設兼職,可以工作6或8小時,以多元模式吸引人手,對廣蔭來說,是非常突破。」

 

何院長本身是表達藝術治療師,因此她深信表達藝術可以有效讓長者尋回失去的人生意義。在廣蔭,一直推行藝靈融合,即藝術與靈養文化的結合。「人會隨著生命而出現不少『失去』,廣蔭希望藉著藝術,讓長者能從『失去』中,尋回得著,人生不是孤單,而是有盼望。在藝術的創作過程中,讓他們回顧人生的歷程,確認對家庭及自己的建樹,也讓親人更了解長者本身的過去,有著值得尊榮的人生。」

 

在這9年間,她與團隊建立了數個品牌,包括「一屋正菜」、「仨藝行」、「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The LasTaste」。她期望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揮及活化,因為整個靈養的文化及所輸出的概念,都是表達著廣蔭的核心。或許未來會開展靈安照護學院,將生死教育、靈安護理、藝靈療癒等課題,加上廣蔭的實際經驗,與大眾分享,建立有系統的課程,將靈養文化發揚光大,榮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