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機器壞,可能這是很多長者對自己的認知,但其實他們的世界同樣值得大眾去重視,計劃「一屋正菜」既通過農務耕種重拾他們的自信心,還以藝術展證明了其獨特的藝術感知和豐富的創造表現力。
為慶祝「一屋正菜」計劃啟動一周年,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以下簡稱:廣蔭)8月4日於觀塘發現號舉行慶典。在活動中會展出長者參與創作、超過80件風格多元的藝術品,帶領大眾透過自然藝術坊尋找自我,感受「身、心、社、靈」療癒之旅。
「老人家成日都覺得自己係廢柴」,廣蔭院長何婉慧說道,務農可以和他們的生活智慧相結合,在參與到播種、收割,甚至銷售過程中,可令其重拾過往經歷,同時提高身心靈健康,特別是職能方面的能力。
何婉慧表示,「一屋正菜」其中一個重要表達體現在藝術展上,「將廢柴、廢料都執曬翻來」,再帶領老人家進行藝術創作,將「廢柴」變寶物。通過「一屋正菜」計劃,「長者會更被尊榮,他們的生命故事和智慧會被看見,從而繼續傳承下去」,讓大眾可以尊重並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
對於頤養院未來的發展動向,何婉慧透露,希望開設一個購物平台將老人家的作品售予公眾,讓世界看到他們,所得款項將投入計劃用作發展長者藝術工作,繼續造福老人家。另外,「想要整理和完善(照護)教材」,何婉慧指,希望設立一個靈安照護學院,讓業者以更精進的服務陪伴長者。
《蒲公英的旅程》是展覽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幅畫,由藝術家引導頤養院的公公婆婆們共同參加而成,運用被棄置的材料如樽蓋、紙皮、發泡膠等進行二次創作,將色彩賦予到蒲公英的藝術表達中,寓意「一屋正菜」的概念可以散播到每個角落,做到生生不息。
「我最中意玩嘅喇」,參與製作了多個作品的潔華婆婆興奮地表示:「雖然每次上課都只能畫一點,幾個月才能完成一個作品」,但是喜歡嘗試新事物的她透露,「有活動一定會再參加」,而且更指:「入了這個頤養院後更開心,身體都變好了」。現年已經92歲的她更親自下田種菜,形容過程十分開心:「會吃翻自己種的菜」,而且吃的時候會感到特別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