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首頁 arrow-path 最新消息 arrow-path 媒體報道 arrow-path [獨立媒體] 跨代對話的橋樑——青少年與長者共創 探討生死的多媒體藝術展 arrow-back返回
[獨立媒體] 跨代對話的橋樑——青少年與長者共創 探討生死的多媒體藝術展
05/06/2025
202506054

社會的高壓和忙碌常常讓人們忽略了與家人之間的深度交流,特別是長者與青少年之間,因科技與生活方式的差異,彼此的距離似乎越拉越遠。面對生死這一永恆的話題,跨代的對話顯得尤為重要。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5月份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舉行「生之所向 生死有匙項目成果展」,展出由長者及年輕人共同創作的作品。

 

自2024年9月開始,「生死有匙」項目透過不同形式的媒介,包括陶藝、表達藝術治療、編織、一人一故事劇場、少年記者團、智能種植等,長者與年輕人有機會翻看過往深刻的人生故事場景,透過交流,把情感轉錄在物料及素材上,成為一幀幀真誠的風景及回憶。


展覽分為四個主題區域:建立、跌宕、流轉、承傳及安歇。每個區域都精心策劃,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生死有匙少年記者團製作的紀錄影像,作為培訓導師的梁譽導演︰「他們在為期12堂的訓練中,不僅學習了採訪和拍攝技巧,還深入訪談長者,探索生命的不同面向,包括理想的死亡時間、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人生的遺憾等話題,因著少年人與長者之間有近80年的年齡差距,當他們帶著這些自身的思考再去聆聽長者的回答時,相似與差異之處恰好成為了寶貴的學習契機,亦突顯青少年與長者對話的意義與價值。」

 

展覽還包括了劇場演出,生死有匙劇團排練歷時7個月,由長輩及年青人共建的一人一故事劇場計劃。通過實體和網上媒介,參與者不單一起學習如何聆聽、演繹、協作,更創造了一個彼此陪伴、共同成長的空間。生死有匙劇團導師伍綺琪︰「這個機會讓一班年輕人能和長輩們學習、玩耍。過程中他們聆聽和演繹了很多故事—─由小時候用炭灰掩蓋面容避過日本仔,到中學時上課偷望女同學(現在的老婆)被老師掉粉刷……長輩們總是笑得開懷,但他們仍會有壓在心頭的大石難以訴說。一人一故事劇場容讓訴說和聽見、同理和陪伴發生,讓困難有人一起分擔,有苦不是只有自己知。」


項目負責人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劉安俊表示︰「青少年和長者的自殺問題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這兩個群體看似相距甚遠,但他們面臨的孤獨感、焦慮和無助卻有著共通之處,這些情感如果不被及時關注和理解,便可能導致悲劇的發生。因此,建立跨代的對話和支持系統至關重要。透過項目「生死有匙」,當兩代人能夠坦誠地面對生命的挑戰,彼此扶持,便能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會環境。」

全文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