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親節,父子之間也可以非常情深,今集「東張+」 《非常星期天》請來本身是中學退休老師的Philip分享一段父子情。Philip接受長者義工訓練後,應用所學照顧91歲的爸爸,重拾父子之間一份久違的親密和連結,他說起為爸爸洗臉、剃鬚的溫馨:「原來一些簡單的動作,能讓爸爸感到被尊重和有尊嚴,那刻很感動。」
「其實第一次這樣做時有點緊張,因為一直以來很少幫他擦臉或者其他身體接觸。」Philip坦言,爸爸91歲他才第一次為爸爸洗臉、剃鬚,兩父子均有點緊張、不自在的感覺,但他以接受義工培訓所學到的按摩、照護技巧侍奉爸爸,讓爸爸慢慢放鬆,「看到他的面容從很緊張、不舒服變成放鬆,其實那刻我覺得彼此關係好像親密了」。
Philip又分享參與廣蔭頤養院義工計劃的心得,他坦言長者服務的確少見男義工,但當中獲益良多,認為義工服務不只是照顧、陪伴對方,聆聽長者故事對自己人生也有得着,他分享當中的經驗:「他們說的我沒有經歷過,反而是從他們說的故事中才知道原來舊時工作是這樣做、他們這樣貢獻社會的…還有做人的態度、做人處事的態度等。」
Philip坦言,最常聽到長者自覺沒用,擔心拖累別人或浪費別人時間,但他強調義工不是單方面付出,過程中也有學習和感動。 「其實每個人都很獨特的。」Philip娓娓道來一次服務遇上同樣是基督徒的長者,大家只是一起唱基督教詩歌,長者竟然感動落淚,「長者很多時候都感覺孤單…有時我們身體健康都不是必然,但簡單的陪伴,只是一起唱一些熟悉的詩歌,已經很開心」。
父親節,Philip希望為人子女者都能多抽時間愛惜父母,他強調只要花一點時間陪伴長者一會兒、聽他們說一些話,已是很大的祝福。
關於Philip
Philip參與了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一頁·靈安」計劃,培訓成為「靈安照護助理」,學習靈安護理 (Namaste Care™) 的模式,透過安寧的環境、觸感按摩、柔和的音樂來傳遞愛與平安的訊息、輕撫長者內心的焦慮,重新與內在的他/她連結,讓生命找回安穩、被愛及被肯定的價值。
Philip由義務攝影師,將長輩精彩的活動捕捉、紀錄下來,到親身參加「一頁·靈安」學習以「靈安護理」照顧長輩,並將所學實踐於父親身上,令人欣賞。
全文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