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再度參加第七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此高峰會近100個展位,有世界各地的智齡產品和服務推介,而本院亦被邀請參展,分享服務的核心價值和最新發展。
何婉慧院長更獲邀分享以表達藝術治療為基礎的 “藝力重生” 計劃,連繫藝術家、跨專業照顧團隊及長者,以藝術重燃長者的活力和創意。
面對著兩年的疫情,廣蔭頤養院發現不少長者出現負面情緒、智能的下降等,而另一邊廂,藝術家亦都失業,那如何在看得見的困難裡頭尋找一個出口?在服務裡如何發揮本身的內在資源,結連藝術家、長者及不同團體,燃亮彼此生命?
於是,他們參考了不同國家已經有很多年以藝術為處方的模式,放在藝術發展服務中。透過跨專業團隊,包括職業治療師、社工,甚至老人科 / 老人精神科醫生,檢視長者患有疾病(特別針對患有抑鬱症、認知障礙症及晚期病患)、用藥情況、能力、興趣、專長等作出需要評估,然後按他們的需要訂下「藝術處方」,代替用藥去處理他們一般面對的情緒、痛症、失眠的狀態,安排長者每星期有一至兩次參與能夠發揮他們潛能和興趣的藝術創作活動,邀請駐場藝術家為他們舉行個別 / 小組工作坊,甚至共同參與社區藝術項目。
藝術創作活動大致分為5大類,包括:花藝、陶藝、音樂、編織和舞動。每個藝術創作的活動會按不同長者的能力和需要,面對環境、創作步驟和人力支援作出調節,期望長者能夠透過藝術創作,更多認識當下的自己,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將固有對自己的看法重新審視,重拾自信心,更新心靈,重新建立自我形象。對於藝術家,特別是年青新生代,我們期望他們能夠在疫情下,藉著與我們合作,裝備成為長者的藝術教育工作者,重新拓展藝術意義和價值,提升藝術應用知識和技巧,進入長者服務市場。所以,「藝力重生」不受疫情、時間、空間和地域限制,讓長者與年青藝術家重新結連,燃亮彼此生命,甚至加強社區對長者身心靈健康的關注。
廣蔭頤養院在未來希望可以持續培養更多年青藝術家成為長者藝術教育工作者,讓跨專業界別有更多協作和交流,透過多元藝術編織美麗的圖畫,透視長者生命的真、善、美,祝福更多人。






